紫外光场自由基催化氧化有机废气模块化设备
公司致力自由基催化氧化技术及工艺装备的研究与开发,针对常温、大风量、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气/恶臭气体,采用光催化氧化协同处理技术,开发出系列化光致自由基催化氧化有机废气模块化设备。
1. 工作原理
多级光致自由基催化氧化:紫外光强分解—光催化氧化—臭氧催化深度氧化。
(1)紫外光强分解:在紫外灯激发出的紫外线作用下,气流中的氧气(O2)分解成2个氧原子(O),由于氧原子不稳定,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与氧分子结合产生O3,O3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同时在高能紫外光子的作用下,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质被电离,形成带电离子,这些被离子化的物质具有强还原性,被激活的有机物质在常温条件下就能很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分解、断链,遇到更强氧化性的臭氧时即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背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低分子量无害物质。
(2)光催化氧化:在紫外灯周围设置均匀负载一定量的碳纳米管/TiO2催化功能材料,TiO2其电子结构特点为一个满的价带和一个空的导带,在紫外光条件下,电子就可从价带激发到导带形成自由电子,而在价带形成一个带正电的空穴,形成电子-空穴对,价带空穴是良好的氧化剂,导带电子是良好的还原剂。空穴一般与表面吸附的H2O或OH–离子反应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羟基(·OH),电子则与表面吸附的氧分子(O2)反应,生成超氧阴离子(·O2–)。在TiO2表面生成的·OH基团反应活性很高,具有高于有机物中各类化学键的反应能,加上·O2–活性氧化类物质的协同作用,能迅速有效地分解VOCs,形成小分子物质。

(3)臭氧催化深度氧化:臭氧在自主研发的臭氧催化剂表面吸附后,将臭氧催化分解形成高活性氧,深度氧化矿化小分子物质和未分解的VOCs,最终实现臭氧的分解和利用。
2. 设备模块
光场自由基催化模块化设备
3. 核心技术
l 全不锈钢模块化设计,可现场快速组装出基于模块化阵列式紫外光集成源的系列化高浓度自由基 产生装备,紫外灯寿12000小时超长寿命;
l 光催化剂以蜂窝材料(陶瓷、活性炭、泡沫金属等)为载体,利用碳纳米管(CNTs)对混晶TiO2进行结构调控,制备高活性CNTs/TiO2复合光催化剂,该系列催化剂比表面积大、空速大、用量少、压头损失小、活性最强,催化效果最佳;
l 臭氧催化剂采用单原子Mn金属催化构筑体,单原子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组分高度分散,其金属的利用率非常高(理论上达100%),催化活性高,单元子催化剂对于O3分解、碳水化合物等气态污染物具有很强催化氧化能力,实现臭氧近零排放;
l 实现了含多种无机、有机气体的复杂组分废气协同净化:处理的挥发性有机物主要包括脂肪烃、芳香烃含氧有机物、含氮有机物、含硫有机物等,处理的还原性无机化合物主要包括氨、硫化氢、二硫化碳等。
4. 技术安全性能
l 废气经过高效预处理如雾化喷淋塔净化后,颗粒物和水溶性污染物被吸收,废气浓度控制在低于500mg/m3,低于爆炸下限,然后进入光致自由基催化设备,不存在爆炸危险。
5. 性能参数
项目\型号 |
SJ—UVC—10000 |
SJ—UVC—20000 |
SJ—UVC—40000 |
处理风量 |
10000m3/h |
20000m3/h |
40000m3/h |
设备尺寸 |
2760×1020×1040(mm) |
2760×1020×2080(mm) |
2760×2040×2080(mm) |
装机功率 |
2~4kW |
4~8kW |
8~16kW |
材料 |
304不锈钢 |
||
系统阻力 |
<300Pa |
||
净化效率 |
平均值>90% |
||
投资 |
4~6万元(10000立方米/小时) |
||
运行成本 |
低于4.00元/万立方米 |
6. 效益分析
l 运行费用低于直接燃烧法、催化燃烧法等其它治理工艺;无二次污染,可实现较好的环境、社会及经济效益;
l 在处理低浓度的有机气体和臭气时,一次性投资是燃烧法的1/3、吸附法的1/8—1/5、化学吸收法1/3 左右;运行费用是燃烧法的1/20、吸附法的1/10、化学吸收法的1/15。